<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中国365bet现金网_365体育亚洲官方登录_365bet足球正网平台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365bet现金网_365体育亚洲官方登录_365bet足球正网平台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南京实践为全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贡献智慧

        2022-12-09 14:40 来源:人民日报

        导读:

        日前,202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正式公布,南京小西湖项目荣获创新设计项目大奖。据悉,该奖项旨在颁给表现杰出设计且与历史背景完美结合的新建项目,自2000年UNESCO亚太遗产奖建立以来,江苏省首次荣获该奖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予南京小西湖街区项目的评价是:在社会和技术创新方面,提供了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正如评价所言,小西湖案例确实给南京全市乃至于更大范围的全国、以及亚洲其他地区的历史文化保护项目提供了很好的微更新、积极保护的典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资源管理教席主持教授、亚洲遗产管理学会秘书处负责人、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董卫认为。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董卫将时间线拉回了2021年的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下文简称“名城会”)。他表示,小西湖项目微更新的全过程,在名城会上被作为实践典范,通过云上和线下向全球数十位业内专家进行了深度剖析。“2022年度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评奖委员中,有好几位都线上聆听了这个案例分析,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个联合国颁发的国际奖项得来不容易,对于拥有众多‘老古董’的古都南京来说是一个肯定,让我们更有勇气去‘挑战与发展共存的世界遗产’。”在听到南京小西湖街区项目获奖的消息后,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韩冬青非常高兴。

        小西湖项目通过“小尺度、渐进式”更新,不仅重新焕发生机,而且保留了原汁原味的烟火气。在南京,越来越多的老旧街区通过城市更新打造的街区成为南京新的文化地标,如在去年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期间开街的南京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十一街区。伴随着一个个历史文化街区的回归重生,这里也成为跨文化交流、讲述南京故事最好的舞台。近年来,南京名城会多次把国际交流活动放在这些街区内的创意空间内举行,让人们在活“古董”中感受古都金陵的丰富和美好。南京名城会是江苏南京一项重要的双年度对外文化交流盛会,首创于2004年,至今已连续举办九届,7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300名历史文化名城市长、近百名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国际机构代表出席。经过18年的发展,名城会已成为南京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繁荣原创文化,开展多元文化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

        事实上,小西湖街区项目的获奖只是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建设获得国际社会肯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南京广泛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国际合作,推动文明互鉴与民心相通。南京进一步构建了与海外城市间的创新合作渠道,打造共创、共益、共建的国际化交流、展示平台。2021年名城会期间,不仅广邀世界各地历史文化名城的代表,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嘉宾,展开精彩的思辨,分享最前沿的观点,共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而且还上线了历史名城文化博览会官网,通过云端联结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专家学者。以数字化前沿科技来探索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路径,成为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重要实践之一。

        今年是南京成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40周年。11月19日,“千年文都典范城市——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四十周年展”在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开幕,再一次向世界传递了对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贯穿于南京城市发展的全过程,以及南京高质量建设一流历史文化名城的决心和信心。与此同时,南京加快了与国际历史文化名城的常态化交流合作,共享文化传承保护创新实践,共商历史名城可持续发展路径,共促世界多元文化交流互鉴。10月-11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南京创意中心合作的《丝绸之路沿线文化交流主题集:建筑与古迹》专家咨询会议进行了密集的在线研讨。该项目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项目发起的出版项目,隶属于“2013-2022国际文化和睦十年”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计划”,计划于2023年10月出版。

        据悉,今年年底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组委会还将与世界城市文化论坛组织合作,围绕“文化激活滨水城市发展”进行持续的国际交流与探讨如何以创新文化推动城市空间建设,分享城市滨水区开发升级的最佳实践。

        “通过一整片建筑群、街区、村落等的保护,形成整体遗产保护方案,留存风貌和气质,同时活跃当地的经济、文化生活,这是目前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趋势。”董卫表示,为了更好地将国内的保护经验向外传播,加强国际间合作,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他和团队不仅在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城市历史白皮书》等理论文件的编撰,还在缅甸、柬埔寨、印度、尼泊尔、非洲等沿线国家和地区参与了许多古城保护的实践案例。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的水涛教授团队也曾多次率队前往俄罗斯、伊朗、巴基斯坦等地开展考古发掘,在推动跨国考古及国际合作方面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并通过探寻草原文明与大河文明的互动通道,从中找出国内外文化遗产保护的差异性。

        同样位于南京的东南大学,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的“亚洲遗产档案中心”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亚洲遗产管理学会秘书处”两个项目,致力于持续推动亚太地区历史城市以及城乡的可持续保护与发展,同时推进文化遗产管理能力的新基准。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专访肖金成:新型城镇化要解决好农业转